Sunday, October 31, 2010

人才:嫉賢妒能


上篇把掃羅評得體無完膚、一無是處,其實也未必如此。身為領導的倘若不能叫人忠心為他效命,底下早就眾叛親離了,座位哪還能長久?掃羅最大的優點在於會挖掘人才,舊約聖經上記載:“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,都招募了來跟隨他。”這句話今天看起來不足為奇,其實在許多開發中社會,機會絕不會降臨一般人,撒母耳雖然締造了文士和拉比的教育系統,先決條件還是要已經識字的人,這若不是與宗教有關聯的利未人以法蓮人,就是世家財主的子嗣,剩下的一般人大字不識,又怎能加入他們行列?但是掃羅一生與兵戎為伍,在戰場上只要能奮勇殺敵,立下汗血功勞,都能得到賞識,既不以身世財富套關係,也不需用嘴皮爭地位。何況掃羅雖是大能的勇士,立王之前他家境富裕卻非名門,若非撒母耳揀選,大概一生耕田,空有志氣不得意。所以他登上皇位後領兵四方,對其他勇士自也惺惺相惜,用人唯才。就很多人年輕人而言,這是唯一的進仕之途,一旦能力受到主子肯定,便不必遭權貴文人白眼。這類武將武官之所以會對國王忠心耿耿,正因為‘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掃羅王也’。

而掃羅也是在這情況下認識了一個牧童。。。一個隻身打敗非利士猛將的牧童。

可能這件事太傳奇了,當時許多人口耳相傳,產生了不同版本的稗官野史、通俗演義。事情大致上是: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對峙,非利士派一個比掃羅還高的巨人前來罵陣,說要單挑。單挑在當時戰爭並不稀奇,一方面可以保持軍力不受損,二方面可以藉此鼓舞士氣,而三方面,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身高手長,以色列軍中能和他匹敵的,除了掃羅之外恐怕沒幾人;然而掃羅登基年三十,這些年來東征西討,自己也有自知之明,力量敏捷都已不如從前,要和體力還在頂點的歌利亞單挑,恐怕兇多吉少,但是若不應戰,也等於認輸了。記載上沒說掃羅所提拔的將官是否曾和歌利亞單挑,但是‘食君之祿,分君之憂’,加上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’,可能也有人請命上陣,卻慘死歌利亞刀下。他們敗了,掃羅就更不敢貿然應戰,可是進退不得,該當如何?四十天叫陣下來,以色列軍隊固然灰頭土臉,掃羅自己也是憂心如焚。

這時有個牧童少年來探望軍中的哥哥們,聽到了這叫陣,居然自告奮勇要去單挑歌利亞。掃羅這時只求奇蹟發生,雖然讓這少年送命未免可惜,但是若是自己陣亡,非利士人勢必大舉踐踏整個巴勒斯坦,童叟婦孺都免不了禍。於是命人送來國王自己的盔甲,(四十天來,不知已有幾名勇士穿了這幅盔甲送命,親衛領回屍體後又再將盔甲修補好。)牧童畢竟還在發育中,一試甲胄不合身,當然不願穿,國王也不強求。

當天歌利亞再來叫陣時,見到這弱冠小兒要做他的對手,不由得嗤笑,更覺得以色列軍中沒有人了,怎麼派個黃毛稚子來任他砍死?不過也不必手下留情,殺了給禿鷹吃就是。他一搶前,牧童也向他正面衝上來,手裡拿著機弦(類似彈弓)一射,石頭穿額入腦,歌利亞刀都還沒拔,連自己怎麼敗的都不知道,就已經仆倒在地。敵我兩軍錯愕之際,牧童上前提了這把非利士鋼刀,斬下巨人首級,雙方才如大夢初醒,逃命的逃命,追殺的追殺,往加薩的路上屍首不計其數。

戰爭大捷,功勞居首的自然是牧童。掃羅愛才心起,忙問左右這孩子是誰?各支派徵來的民兵太多了,他實在不記得有這麼一位小英雄。元帥把追敵剛回來的牧童領到國王面前,才知道牧童名叫大衛,是猶大支派伯利恆村一個農民的最小兒子。掃羅立刻任命大衛為戰士長(就是士官),所有臣僕和軍隊百姓都一同慶祝歡呼。

只可惜這歡呼聲太短暫。掃羅識才愛才,但他和大衛的君臣關係卻急轉直下,演變成用人疑之,疑人殺之。

* * * * *

千里之堤,潰於蟻穴;千丈之原,燎於星火。一百八十度的心態改變,可能只因聽到一句話。撒母耳記說,當日班師回朝,婦女齊聲歡唱:“掃羅殺死千千,大衛殺死萬萬。”這句話對當國王的掃羅,竟如芒刺在背,讓他對大衛防之唯恐不嚴。

伴君如伴虎,古今中外領導最怕的,就是功高震主的臣子。做臣子的若要明哲保身,功勞越大的越要打官腔,說是托皇上洪福,奴才全按照萬歲爺旨意辦事。這種又肉麻又蹩足的心態,終歸是封建皇室的附帶產品,因為大多數做領導的人,都是既想得到人才,又怕人才高過自己,這是很矛盾複雜的政治情結。假如同是武將出身打天下,早晚要誅殺功臣,否則起碼也得杯酒釋兵權;就算不是武將,也怕他暗助別人,勾踐賜死大夫文種朱元璋派御醫‘探望’軍師劉伯溫,結果劉伯溫服藥後身體更加不適,兩個月就歸天了。國外也一樣,羅馬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殺盡了擁他上位的參議員;英國亨利二世派人刺死幫助他法律改革的主教朋友貝克特(Thomas Becket);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(Otto von Bismarck)晚年被皇帝逼得呈辭下野;美國二次世界大戰的上將麥克阿瑟(Douglas MacArthur)被總統用政治手段斷送軍人生涯,連原先打抱不平的民眾都被洗腦,最後還認為將軍卸任有理;俄國首任沙皇伊凡四世(又名暴君伊凡,Ivan the Terrible, Ива́н Гро́зный),年少時母后攝政,和母家一同獨攬大權,莫斯科貴族認為婦人干政對小皇帝不利,因此向她下毒,到伊凡正式加冕才讓他全權統治,可是伊凡並不領情,穩定中央後就建立了俄國最早的秘密警察,反而剪除莫斯科貴族勢力,永保沙皇權位。

不當皇帝的,有時也會出現同‘才’相嫉的狀況。曾有人向發明家愛迪生說:“我見過兩位天才,你是一位,另一位是個叫特斯拉(Nikola Tesla)的年輕人。”愛迪生立刻把特斯拉從歐洲請到美國,可是對他卻百般苛待,薪水居然比實習生還少。特斯拉後來離開愛迪生公司,靠賣專利糊口,他許多電磁學發明賣給西屋電器,讓西屋公司壓過了愛迪生公司,愛迪生竟然還用媒體對特斯拉不斷人身攻擊,說他是盜取知產,發表偽科學,騙取善良人的錢。結果一個在電機、機械、物理、遙控、無線電、雷達、放射、資訊科學都有卓越貢獻的發明家,就這樣一生到死窮困潦倒。今天愛迪生之名無人不曉,特斯拉這名字卻只有理工科的人知道,慨嘆天理何在?

人,從禽獸進化,卻始終難以擺脫禽獸天性,有時比禽獸還殘忍。對自己有威脅的同類,還要趕盡殺絕,非斬草除根不可。

不過我個人覺得“大衛殺死萬萬”這句話雖然逆耳,掃羅倒也沒那麼心胸狹隘,容不下一粒沙。他安疆闢壤十餘年,功勞大的將官豈止一人?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(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)寫道:“沒有比譴責惡人更簡單的事;沒有比了解他更難。”掃羅對大衛如此心防,恐怕還是出於大衛本人的秘密。什麼秘密?其實撒母耳曾到伯利恆這小村莊,見過大衛全家,最後揀選膏立大衛有一天成為國王(以色列傳統,用香膏膏頭,代表領受神祝福,從此得陞大任。)這件事做得密不透風,可能大衛年紀還小,若被國王知道祭司另外選人來取代他,在場所有人大概都要性命不保。

然而秘密後來還是見光了,而且告發的很可能就是大衛的兄長。自己的弟弟殺了歌利亞,拯救以色列,本來應該是值得喝彩的事,可是這若是別人還無所謂,是自己的弟弟,心裡卻要酸澀難言。這種潛在情緒反應,越是親友越有自慚形穢之感,也對成功的人越嫉恨。就像一群好友同窗共讀,後來有人飛黃騰達富不可言,原先的摯友卻會從此不再與他來往,甚至風涼話講得傷人;一眾姐妹嫁人,若有一位嫁給世家公子,其他人嘴上不說,心裡可能不是滋味。大衛的哥哥們看到么弟年紀輕輕就成為戰士長,自己卻是無名小卒,真的要怒火中燒。可是要立功獲得比弟弟還高的頭銜,談何容易?既然不行,那就把弟弟扯下台吧!(注:這事並非記載,只是憑我個人想像。)

掃羅還在為戰勝非利士人高興,其他話語他大概都不以為意,偏偏就“撒母耳曾膏過大衛”這句話,有如天雷霹靂、冷水澆頭。當年撒母耳膏立他為王,他真的統治全以色列,現在才知道撒母耳竟早已開始在和他作對。難道自己一切所有,都要雙手送這少年?可是看這牧童,又半點不像有此事,或許只是兄弟慪氣,不信也罷。不過膏立國王這等事,量他們這些牧羊人也杜撰不出來,還是小心為妙。又想想,身為國王居然對這小功臣戒備森嚴,似乎有失體統。然而若讓他坐大,甚至籠絡民心,後果不堪設想,要不要來個先發制人?

這時掃羅真的很亂,心情不佳,脾氣也暴躁了。不時日,掃羅藉裝瘋舉矛擲刺大衛(真瘋假瘋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),偏偏兩次被躲開,這讓掃羅更驚,認為此人果然有所圖,若非在暗中時刻觀察自己,怎能如此輕易躲開,絲毫不受傷?或者冥冥中這少年受到保護,那麼受膏之事恐怕不假,千萬不可大意。

大衛自己可能也很困惑,他雖然被撒母耳膏過,但是宅心仁厚,壓根兒沒想過要取代掃羅,怎麼國王突然對自己有加害之意?其實他只是年少不明白,後來他登上寶座,如坐針氈,自然也會了解掃羅的心境。

動手不成,掃羅乾脆命大衛為千夫長,派他領兵作戰,看看能不能借刀殺人。不過大衛征討卻無往不利,表示他領兵有方,辦事精明,而士兵也更愛戴他,表示他與士卒共甘苦,又做人圓通,沒有人因他年輕不服從,他也沒有表現出少年人的高傲。掃羅一計不成,反而增長大衛名聲,遂再生一計,要把女兒嫁給他,不過先要他殺一百非利士人作聘禮,這暗示他要大衛辦此事,與國家無關,當然不能差遣軍隊去,更不能惹禍引發戰爭,只能由他和跟隨的小隊潛入非利士地殺敵。大衛卻毫髮無傷地回來,順利成為掃羅的女婿。掃羅接連失策,忿恨更深,他長子約拿單還特地勸父親,大衛對國家如此貢獻,你殺他豈不是要流無辜人的血?掃羅自覺理虧又怕丟臉,認為也對,何必和這牧童一般見識?但沒多久又覺得此人是心腹大患,不除會夜長夢多,再次抓長槍要把大衛釘死在牆上。當夜掃羅的女兒趕緊幫助夫君逃走。大衛知道回伯利恆會連累全家,只好投奔住在拉瑪的撒母耳,不過這一去,也就是直接承認受膏之事了。

為此掃羅憤怒已極,礙於撒母耳的宗教地位不敢動手,只能私遣下臣去抓人,幾次卻都沒成功,最後自己前去,不知怎麼還是糊里糊塗空手而回。但大衛也知道此地無法久留,又離開撒母耳住處。他和約拿單是肝膽相照的朋友,暫躲一時;約拿單想再向父親勸說,沒想到掃羅連他一起罵,你和他是斷袖之交麼?幹麼這麼護著他,簡直是辱沒咱們家?約拿單氣得當場離席,知道沒辦法再幫大衛了,只好用信號叫他遠走高飛。

接下來將近十年大衛不斷在逃難。他和追隨的人走得甚急,連食物武器都不足,有祭司幫助他們,還給了大衛當年歌利亞所用的刀,非利士精鋼比以色列鐵器好,大衛自然衷心稱謝。可是掃羅的耳目很快就禀報國王,掃羅之前到撒母耳住處沒得手,這次竟遷怒他人,把全城祭司都殺光(其實也是要其他百姓不敢私藏欽犯)。草枯鷹眼疾,大衛在以色列地無處可躲,只好遁藏非利士的加薩走廊(順便補給武器護胄),有人認出仇人到此,立即報加薩王知道,大衛不得不裝瘋賣傻,唾液流滿鬚,一副骯髒相,如此死裡逃生。他不敢再逗留非利士地,又擔心掃羅會派兵為難父母家人,就在家鄉附近的山洞建立山寨,之後仍覺得不放心,便與摩押王交涉,讓父母家人居住摩押地。摩押王當然不反對,既可賣大衛一個順水人情,又可讓掃羅和大衛二虎全力相鬥,摩押以後說不定還能漁翁得利,何樂不為?

大衛放下心,才敢和掃羅長期周旋。有時他也會救猶大邊境被非利士人攻擊的城鎮,但是絕不逗留太久,他在曠野中狡兔三窟,據點時時更換,以免掃羅追上。好幾次掃羅幾乎要捉到大衛,卻陰錯陽差,山南山北不碰頭;有一次剛好前線軍急,掃羅不得不撤兵回防邊境。還有兩次,大衛其實就在掃羅身邊,順手牽羊從國王身上割下衣襟或取得重要物件,卻沒有傷掃羅性命,甚至叫跟隨的人也不可對國王下手;等掃羅在一段距離外才高聲呼喚,用物件證明自己沒有弒主的意念。掃羅是愛面子的人,這時當然得要在軍兵面前向大衛道歉,雙方止息干戈和好如初,其實這樣被捉弄,心裡恐怕恨得牙癢,巴不得把大衛碎屍萬段。大衛到此時也清楚國王不可信,所以不論什麼‘盡釋前嫌’‘言歸於好’云云,絕不可當真,掃羅離開後還是得在曠野中尋找避難所。

這裡有一點倒值得深思:掃羅對功臣如此追殺,下屬縱算不敢違命,大概也不以為然。相反地,大衛有機會殺掃羅,卻輕利重義沒下手,雖然跟隨者不平,但是這樣以信義為本的領導,也間接教部屬道德倫理,既然他不殺掃羅,下屬也不會來取而代之。蒲松齡的《聊齋誌異》曾說:“智者不必仁,而仁者則必智。”眾人知道大衛是仁君,才願意尾隨‘逆奸’,同走荒野的荊棘路。甚至大衛不得已,再次投靠非利士王的時候,跟從他的人也絕不會認為首領是叛國賊。

然而掃羅沒有大衛,如失右手,這些年來為了消滅一個當年讚賞的將領,簡直是拋下國家一切,滿腦子都是仇恨。可是有能力的人現在都寧願歸附大衛,誰想在掃羅手下辦事,哪天還可能會狡兔死、走狗烹?後來非利士人再次大舉進攻時,掃羅已經找不到才智之士為他效力了。那日,他三個兒子都戰死疆場,掃羅自己也受了極重的箭傷。他叫身邊的親衛殺了他,以免受辱,親衛不敢,掃羅就舉刀自盡了。

士為知己者死;掃羅一生提拔過許多人才,死在戰場時,卻只有那個親衛跟著自殺。

Sunday, October 17, 2010

盲點:相錯人,選錯路


   老人:           你眼睛看不見,怎麼走路呢?
   葛羅斯特:  我沒有路,所以要眼睛也沒有用;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我能看見時,我尚且失足顛仆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我們往往因有所恃而失之於大意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反不如缺陷卻能對我們有益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-- 莎士比亞,《李爾王》,第四幕,第一場
人都會犯錯,但是越是聰明才智的人,越會釀成大錯。莎翁四大悲劇中,《李爾王》的主題一直圍繞有眼無珠,忠奸不辨的下場。劇中這個失明的人,本來是朝中爵士,國王倚賴的重臣。卻沒想到他和國王的下一代,也就是自己的不肖子女,為了爭權不折手段,先是冤枉好人,離間關係,再來趕走國王,而後又剝奪這權臣的爵位,還剜了他雙眼。瞎眼的貴族這時後悔莫及,因此語重心長地說這段話,以作為他人的借鏡。

不過戲台上善惡的描述總是比較極端,觀眾才容易分辨誰忠誰奸。現實中若真有這麼明顯的撒謊,自己還被騙得心甘情願,那也只能說活該。我們一般所碰到的通常不是別人故意的陷害,而是自我認知的錯誤。一個人要察看的事越多,管理的範圍越廣,就越容易忽略眼底下的死角,結果問題往往出現在自己大意的地方。

以色列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也犯過類似的錯誤,而且不是一次,是兩次。

第一次是對自己孩子:撒母耳為以色列百姓茹苦含辛,期盼耕耘能有收穫,但是他自己的兒子們卻不成器。這要說是做父親的責任也很難說。爸爸身兼三職,但是祭司的職位終究歸於利未人;撒母耳由於從小被獻給神,長於大祭司的家中,擔任祭司也無可厚非,然而他畢竟是以法蓮人,他的兒子也就不能繼承祭司職位。再來,士師的工作是帶兵抗敵,基本履歷表上的要求,不是以武力壓倒對方就是以智取勝,再不然也至少膽量夠大足以帶兵;撒母耳雖有過人的勇氣,這點志氣卻沒有遺傳給孩子,虎父犬子,也夠慪氣。兩個工作都不適合,不然當法官吧?撒母耳做為巡迴裁判時,家人兒子們可能也帶在身邊,應該是便於機會教育;偏偏兒子們連這方面都不長進,眼界只放在做官有利可圖的出發點,一旦被父親派到遠一點的地區執行司法,就立刻開始貪污腐敗,百姓居然還得向做爸爸的抱怨,真是丟臉已極。

為什麼撒母耳如此著重人民教育,自己的孩子卻教成這副德行?這類的疑問,就算今日的父母也時常煩惱。有的教師,上他們的課如沐春風、如飲醇醪,但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,看著沒成就沒出息的兒子自甘墮落,只能掩面嘆息,何故?世間百態,大概沒有共通的因由,媒體有些‘專家’總會指責父母潛意識中的完美主義、求好心切,或是無微不至、縱容溺愛等等,似乎孩子差勁,錯不在孩子全在父母,這幾乎是扭曲是非,讓愁煩的父母加上更重的罪惡感。撒母耳沒時間督促孩子,或許是人生中的遺憾,但是他年復一年地司法,所提供的實務經驗和判決討論,遠超過任何法學院,何況身邊還有多少文士和拉比,簡直是文藝復興的思想交流處。若是到這樣的一流大學還不願意學,難道要父親下跪求他不成?

我個人認為,撒母耳做錯的不是失於管教,而是選他們去擔任司法。他或許不知道孩子的劣根性(可能在校成績優良,品德倒不為人知),但是聽到百姓抱怨也該調回,另派適當人選。《左傳》有大義滅親之事,永為後人稱道,如果撒母耳能對兒子痛懲,也會有殺一儆百的作用,間接連其他地方官也能有所警惕,減少姑息養奸的態度。不過若是撒母耳知道孩子這方面有缺點還授以職權,那就更不應該了,身為法官還對兒子偏私,別人豈能信服?何況只要步上‘世襲’這條路,他所作的一切改革豈不都要付諸塵土?撒母耳雖然有聰明智慧,卻在這一點盲目。他盲,百姓可不盲。眾人集結向祭司/士師/法官請求,還是立王好了。

這請求對一個不辭勞病奉獻一生的人而言,是很大的打擊。舊約聖經寫道,神對撒母耳說:“他們不是厭棄你,是厭棄我。”這話安慰的成分比較高。其實人民並不是厭惡撒母耳,而是不願接受他所選擇的這個未來。幾百年來的黑暗,現在總算看到一絲曙光,難道要因為執法施政不當,又再回到士師時代的黑暗去麼?

所以最終撒母耳還是為以色列民立了王。然而,這卻成了他所犯的第二次錯誤。

* * * * *

先拋開歷史不談,以色列人這時要選國王,什麼人最適合?

若論人口,猶大支派仍是人數第一;但支派曾是第二名,但是一半的人自立門戶後,聲勢已大不如從前,這時人數第二的反而是以法蓮人。兩個支派一南一北地各據勢力,相處得並不很太平。何況撒母耳自己是以法蓮人,他不肖兒子們可能已經讓民眾對以法蓮沒好感,若是再挑自己族人,國家不四分五裂才怪。可是人都有私心,要挑哪一支派都有人不滿;不挑,大家又要對撒母耳不滿。

正傷腦筋之際,有個年輕人求見撒母耳,因為家裡的驢群不知去向,想來求問神。撒母耳一愣,怎麼如此恰巧,得來全不費工夫?這個年輕人叫掃羅(Saul),身高比常人高一個頭,英氣勃勃一表人才,見了就令人覺得有帝王相。更重要的是,他屬於便雅憫支派,也就是之前幾乎被滅族的支派,以色列其他人對便雅憫,畢竟還抱有歉疚之意,若挑選便雅憫人做王,就算不是眾望所歸,至少反對的人也最少。

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問題甚多,但是在現實社會卻屢見不鮮。理想中,大道之行的選賢與能,在現實中反而變成了折衷妥協,只要國會議員沒理由反對,那就是無條件通過,只要各地代表不要大鬧一番,那就算是推選成功。這種作法也很無奈,所謂‘最適合’的人選,是從誰的角度來衡量?真正有魄力改變國家社會的人,往往不願意認同現有的制度或價值觀,也因此較會得罪人,但倘若他得罪的是我,我是否還會寬宏大量地支持這人當領導?社會上大多數人可沒有這麼公私分明,以大局為重。也就是說,要選人才,選到最後往往只剩下幾個能力平平、業績凡凡、沒緋聞沒官司的政壇人物。

不過比起身世,一個人的外表更會影響別人潛意識的判斷。掃羅高過眾人一個頭,群眾一見都高呼萬歲,人就是這麼奇怪的視覺動物。二十世紀初的心理學家曾創了一個名詞叫光環效應,針對人在思考上的錯覺、幻覺,其中也包括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問題。好比看見一位士兵雄赳氣昂,儀表堂堂,就以為他也是步槍瞄準精確,對待官長卒伍盡皆得體,甚至多才多藝,絕非吳下阿蒙。這樣舉例固然可笑,但是放眼社會,難道沒有類似的滑稽事?美國歷代總統選舉,多半是高的一方獲勝。許多公司總裁經理都是高人一等的俊男美女,連身材走樣的也很少。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常是打公關上媒體,條件不良會有損公司或國家形象,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人會盡量把機會送給條件好的人。心理學家統計,美國人平均每高一吋,年所得要高約八百美金,和工作性質倒沒關係。其實不只是美國存在這種偏見,世界各地都有人花錢忍受痛苦的截肢增高手術,中國市場上還賣墊腳增高的鞋襪給上班族用,表示身高和自尊是永遠解不開的心結。

無論如何,當時抽籤選掃羅做王,雖然印象分數不錯,但依舊有人譏刺,這小子無德無能,選他有什麼用?

究竟掃羅能力如何?以勇士而言他是夠資格,撒母耳年事已高,要上戰場畢竟有困難,或許任命掃羅做將帥,在當時是最明智的選擇。之後不久,亞們人又來攻約旦河東,而且用殘虐的手法對待攻陷地區,降者不殺,卻剜右眼。河東前線的居民看到如此暴行,降也不是,不降也不是,只好陣前拖延,快馬加鞭地求助其他以色列人。掃羅當時還在犁田(這未免與王的身份不合),聽到此事,立刻召集全國民兵,一時竟有三十萬人,然後他們兵分三路,日未出時偷襲亞們人,殺得敵人四下竄逃。如果這作戰計劃是出於掃羅,那他頭腦應該不差;如果不是,那他能採用別人意見,也值得稱讚。總之,戰爭大勝,全以色列民眾自不再有異言,大家萬眾一心請掃羅登基。

這年,掃羅三十歲,一躍而達到人生頂點、事業高峰,真的是平步青雲,意氣風發。

然而當王和當元帥是兩回事。也許掃羅是天生體魄強健,所以對戰場殺敵的事最有興趣,其他的國家大事就沒那麼在意。亞們之後,他又連續攻了附近幾國:摩押、以東、亞瑪力等地,不過真正讓他棘手的還是非利士人。怎麼說?巴勒斯坦附近各國當中,其實在鐵器時期的發展並不平均,因為近東一帶鐵礦的出產差不多都在土耳其,赫梯文明也是中東最早的鐵器文明,(阿拉伯西北靠紅海的鐵礦是1953年才發現的,至今尚未開採,西元前十世紀更不知道它存在),既然巴勒斯坦本身沒有鐵礦,最早發展鐵器的自然是陸運海運的強權,也就是以色列北邊的亞蘭人,或是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非利士人。掃羅的時代,以色列人連鐵器都是向非利士人購買。若是自己發展貿易,或轉向腓尼基、亞蘭人進貨,至少打仗時也不用受到物資限制。但是當年他們還沒有這麼做,也因此接下來面對非利士人的輪番攻擊,掃羅一直不敢輕舉妄動。這和他當日攻擊亞們人簡直判若兩人,畢竟其他諸國的鐵器發展可能尚遜以色列一籌,非利士的鋼鐵就不容易對付了。

可是如果問題只是環境因素,那還情有可原。掃羅的反應倒凸顯了他人格缺陷。先是和撒母耳鬧不愉快,再來連以色列民眾也信心動搖,最後只剩六百人,他居然還叫這些忠心的士兵要禁食決志,不對敵人報仇不准吃飯。反而是他兒子約拿單(Jonathan)不願錯過大好時機,先斬後奏地襲擊敵人,又叫身邊士兵吃飽才有力氣打仗。結果他們一小撮士兵鬧得非利士營裡天翻地覆,掃羅聽到兵刃之聲,居然還要請示神才敢出擊,而後非利士人遁逃,他明明已經勝卷在握,居然還浪費時間築壇求問,該不該繼續追殺敵兵,到最後不戰而歸,沒分勝敗就作罷。讀歷史的人都要問:怎麼搞的?

說掃羅優柔寡斷,其實並不為過,他後來還有許多抉擇都出爾反爾,一下子要殺功臣,一下子又和好如初。然而優柔寡斷只是表面的徵兆,深層的病源倒是他的虛榮心作祟。自己武力過人,要身先士卒地殺敵千人也不怕,甚至要三天不吃飯與敵人抗爭也不皺眉頭;可是他這元帥做得到,其他小兵哪能挨得過這種無端受罪?又不是要破釜沉舟,何必這麼自虐?更正確地說,他也許頭腦可以,但是卻往往懶得用腦,連戰場上也是如此:若是能贏得漂亮,他一定挺身而出;若是不能,他卻常常舉棋不定。也因此他雖然是勇將,卻不懂用兵之道,更不懂用人之道。

北宋理學家張載的《經學理窟》寫道:“志小則易足,易足則無由進。”掃羅渴求的是群眾的肯定,不是國家的安定;他要的是表現的機會,甚至會為了表現弄巧成拙。看看他和撒母耳失和的過程就知道:當時掃羅聚集人民,等待出征非利士人,結果等了七天撒母耳還沒來,民兵反而開始流失。掃羅心急,趕快自己獻祭,才剛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,見狀立刻問掃羅怎麼回事?這回掃羅真的是越權行事,連撒母耳的兒子們都不能擔任祭司,這做國王的豈能隨便胡來?不過這裡還有個問題,撒母耳為何不高興?若只是因為掃羅干預祭司工作,他自己就是政教合一的人物,由他來數說掃羅實在沒有說服力。有人還認為撒母耳可能是故意在試掃羅是否服從神的命令,不過這假設漏洞很多:大敵當前還如此小家子氣,倒有失一個士師的風範;何況國王就是他選的,掃羅若真的失敗,對他自己又有什麼好處?除去這些可能性,或許還有另一種假設:雖然軍隊等了七天撒母耳才到,但記載上並沒有說是祭司遲到。如果不是,那問題可能不出在撒母耳,而是掃羅擅自要人民提早七天集合。

這種事很容易發生在愛面子的人身上:比方說一家公司若是年底要向投資商作報告,董事會可能要十一月底就要自己先審稿,也因此總經理十月末就要看初稿,而各層幹部更是催促員工九月就要謄寫文書,結果官僚重重之下,許多員工累個半死,到年底做投資報告時早已興趣索然,根本不想再多看一眼。掃羅犯的錯誤也是一樣,故意要先聲奪人震驚敵軍,結果各地趕到的民兵集結了七天,連祭司的影子都沒見到,是真要開戰就戰,何必如此整人?而且本來以為戰爭急在眉梢,當然軍隊先行,糧草後至,這下子等了七天,連自己乾糧都不夠吃,難怪許多人都心裡有氣,不告而別。掃羅這下也慌了,還沒開戰就軍力少了一半,臉往哪裡擺?只好登壇祭天,以免後面的士卒越走越多。撒母耳看到這情勢,心裡自然明白,可是他也沒有因此要幫掃羅圓場,臉一沉,當眾斥責國王:你這個領導是怎麼當的?言外之意,這些百姓是讓你指使來擺架子的麼?

那天撒母耳和掃羅撕破臉,但是他也沒叫軍隊不去爭戰,不過他既不撐場,有人大概也怕兇多吉少,還是走為上策。結果原先幾萬人,最後只剩六百人。勝算不大,掃羅就更不敢出兵,但是騎虎難下,不打也不行,總算由於約拿單的逞強,這場戰役不分勝敗就畫上句號。追根究底,攻打非利士人會功虧一簣,講起來還是掃羅自己心虛,草草收場就當作沒發生過。老子曰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掃羅當然也清楚是自己把事情搞砸了,不過他可沒自我檢討,仍然是虛榮心擺第一。

撒母耳倒是為選擇掃羅為王心痛不已。之後掃羅好大喜功的性格會越來越嚴重,明明可以將亞瑪力人斬草除根,掃羅卻留亞瑪力王的性命,還在以色列地款待敵人,簡直比春秋時代的吳王夫差還不存戒心。為這件事撒母耳哀哭了整夜,第二次的盲目,讓他又看錯了人,選的居然還是個對國家不負責任的國王。但是一個國王當的越久,羽翼越豐,底下黨羽就越多,這時就算撒母耳要廢王另立,也早已沒有實力扳倒掃羅了。

可是撒母耳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,他沒有因這兩次失誤而從此歸隱。擦乾了眼淚,這位以色列最後的士師,又踏上塵土路,往南方一個小村莊去。
             成功的人都不斷前進。他們也會犯錯誤,但卻不會因此停下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Conrad Hilton, 希爾頓旅館公司的創始人, 1887-19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