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8, 2013

開船:縱橫四海


‘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’位於大西洋畔的葡萄牙(Portugal),十五世紀人口還不到一百萬人,幾乎是當代歐洲各國最不值得看的地方;同時代英國三百萬,北歐三百萬,西班牙七百萬,德國一千萬,意大利一千兩百萬,農業發達的法國約一千六百萬,連東歐的俄國都有四百萬,波蘭六百萬,鄂圖曼帝國兩千萬。幾千年來大西洋一直是‘世界的盡頭’,所以面向西邊的葡萄牙、愛爾蘭、冰島都成為無關緊要的地區。冰島和愛爾蘭還是維京人幫忙開墾的;葡萄牙則是由羅馬帝國,轉手到回教帝國,再重歸基督教歐洲。歐洲大陸對它卻視而不見,任其獨立。西班牙包括地中海盡頭的直布羅陀海峽,軍事上掌控歐洲和平,商業上壟斷北非市場,重要性自不用說。可憐的葡萄牙既沒有地利便於耕種畜牧,也不是交通樞紐可供發展貿易。這地方面對碧海波濤,除了偶爾幾艘船為了避風浪不得已停靠,否則能有什麼未來可言?

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葡萄牙在十五世紀一直‘不認命’地挑戰未知世界。靠海,是它地理上最大的不利,但葡萄牙卻把海轉化為它最有利的條件。1415年葡萄牙首次從大西洋南下到非洲,打破從前歐洲只能由地中海與北非貿易的‘宿命’。接下來葡萄牙船隻開始接觸更遠的西非沿岸剛果盆地那米比亞,也陸續發現大西洋上的群島,甚至為南非峽灣取名‘暴風角’,後代討吉利改名為好望角。說是探險精神,實際上這是很不得已的冒險,比起十世紀的維京人有過之無不及。非洲沿岸雖然也有足以貿易的市場,但畢竟不是大宗生意;何況好望角已低於南迴歸線,飽受印度洋颶風和南冰洋冷流襲擊,附近幾乎終年有‘殺人浪’,動輒高達二十公尺,古代船艦往往全隊覆沒。人再怎麼不愛惜自己生命,總沒必要賭命繞過非洲大陸,去面對比大西洋還殘酷的浪濤吧?那究竟他們目的是什麼?

答案很明顯:1492年西班牙另有三艘船橫跨大西洋,發現‘西印度群島’。這名字已經充分表示,對航海時代的人,最重要的世界莫過於‘黃金香料之國’印度。哥倫布大概心裡有數,這些加勒比海的土著,連什麼經濟價值都沒有,怎麼可能是馬可波羅所記載,大家夢想中的富庶東方人?但若不混淆視聽,第二次探險的皇家資金就泡湯了,所以只能趕快把這地方牽強稱為印度群島。然而到第四次出航還拿不出黃金香料為證,連西班牙貴族平民都懷疑了。哥倫布後來被革職、下監、還被控訴子孫要賠償皇室應得的報酬;真相不會說謊,騙得了一時,騙不了一世。

相比之下,1498年達伽馬(Vasco da Gama)終於成功繞過非洲,抵達印度,黃金香料滿載而歸。1500年葡萄牙人又發現巴西這塊龐大的土地,更讓西班牙賭在哥倫布身上的投資顯得毫無意義。葡萄牙人口少,探險家卻毫不自我膨脹,互搶功勞;他們知道大西洋的洋流,也知道北美洲的鱈魚,中美洲的鯖魚,南美洲的鮮蝦,卻從沒有像西班牙探險家拼死拼活地佔據土地,要給子孫當基業。接下來西班牙的運氣奇佳,1519年摧毀阿茲特克帝國,1532年攻占印加帝國,獲取黃金無數,可是大部分黃金都淪為探險者家產,皇室得到的根本不多,卻又不能得罪這些有錢有黨羽又有戰艦軍隊的‘征服者’。後來西班牙皇室都派親信為省長,以免探險者獨吞利益,但新大陸兩處最有價值的金庫已經被挖空了,再任命省長也於事無補。換言之,利益至上的西班牙,最後只有極少數人成為暴發戶;而他們既以新大陸金銀為目標,就永遠沒有再去尋找印度了。

可是葡萄牙打通了與東方貿易的海上道路,卻引來一場歷史很少提及的印度洋風波。

*     *     *     *     *

時間是公元1509年二月三日,地點是印度西側古吉拉特(ગુજરાત,Gujarat)外海的迪烏(Diu)。小地方不足掛齒,可是葡萄牙18艘商船,居然面臨威尼斯、土耳其、埃及、西印度、南印度聯軍的兩百五十多艘戰艦。大家這麼勞師動眾要對付葡萄牙,怎麼回事?

自從蒙古帝國入侵印度,整個南亞又開始四分五裂,到十五世紀末首都德里(Delhi)已經毫無影響力,反而西印度古吉拉特佔了一席之地。古吉拉特是印度河文明發展最盛的地區,又受到波斯文明薰陶,加上這時掌控印度洋商業,東達摩鹿加(Maluku,印尼香料群島),西抵紅海,連中國的錦緞瓷器都高價轉賣歐洲。不難想像,葡萄牙人還沒登陸前,古吉拉特王就是印度洋貿易盟主,雖不反對與西方商人來往。但那僅限於沒有人與自己競爭。而為了平衡國際貿易關係,讓自己繼續保持領袖地位,古吉拉特也絕不改變已有的外交政策,所以貿易只是間接經過埃及(當時稱馬木留克مملوك mamlūk)、鄂圖曼帝國、和威尼斯共和國。

然而大西洋的船卻繞遠路來到南方古國,葡萄牙人還不斷在印度洋上設立經商據點:東非的莫三鼻克坦尚尼亞肯亞索馬利亞毛利裘斯島、紅海口的索科特拉島、紅海內的衣索比亞、波斯灣口的霍爾木茲海峽、印度沿岸的果阿科欽,甚至在斯里蘭卡發現歐洲最喜愛的神秘香料原來就是桂皮。他們有時是半妥協半開墾,有時葡萄牙也會打劫埃及商船,搶奪木材香料;冒險歷程有機智,有苦勞,偶爾也有下三濫手段。無論如何,這一連串進軍東方市場,不止讓西印度人感到恐懼,還使國王們覺得自主權受挑戰,連對其他大國的外交都難以交代。至於埃及、阿拉伯、威尼斯,都是與東方貿易的長年夥伴,同享利潤,自不願讓人搶走重要市場。首先與葡萄牙斷交的其實就是威尼斯,更寫信向同盟遊說,要他們賣給葡萄牙的貨物增加關稅,最好再把他們嚴厲懲治一番。這對古吉拉特王正投其所好,於是大家紛紛派兵支援,動用紅海與波斯灣可借的戰艦,甚至威尼斯幫忙把土耳其的地中海艦隊解體,運到紅海再重新組裝,然後大批軍艦浩蕩開往西印度。

所謂排外仇外,往往是利益衝突引發的民族情操。幾世紀後發生在中國、日本的‘滅洋’運動,已經提早在印度展開了。

可能在這些大國眼裡,葡萄牙人口少,照理來說應該只需下馬威,讓他們不戰而降。這對於普通小國有用,偏偏葡萄牙是經歷過驚濤駭浪,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才戰勝海洋,豈能因政治壓力退縮?所以明明只有十多艘商船,戰力不到別人十分之一,卻也咬緊牙根未曾放棄。他們唯一的有利條件,就是船隻不同。這的確是航海史上一大挑戰:文藝復興是造船技術突破的催化劑,但是只有少數地方真的使用新式帆船,原因就在設計困難。現有的人力划槳比較容易控制,甲板載重也穩定,何必靠無法駕馭的風力行船,還搞得船身顛簸,讓坐船的人暈吐不已?再說,葡萄牙人口少,所以才要借助風力;但假若沒有風,甚至逆風,又該如何?傳統帆船只能用鋸齒狀航路左右左右地慢慢前進,不得已也得暫時靠岸,再看天出航;這對要準時交貨的商業而言是無法容許的。葡萄牙人竟然打破常識,設計出桅杆,把迂迴前進的阻力減到最小,幾乎像是能逆風行駛。船身小而輕,也有利於大風浪中傾斜飄行,不致顛覆。所以他們到得了印度洋,並非僥倖,實在要靠技術進步。

這一點卻是印度洋聯軍沒想到的。地中海、紅海、波斯灣的船再堅固,畢竟從未接受過南大西洋、西印度洋的考驗。況且這些軍艦雖然甲板上有,卻不能用在側邊,因為會影響到划手的動作,結果只是頭尾能發射武器,船側最大面積僅能任人攻擊,附加的弓箭手也無用武之地。相反地,帆船側面卻是最具攻擊力的砲台。當然,只有這點優勢,還不足以彌補兵力懸殊;葡萄牙商船另一個長處,就是幾十年來水手們善用船炮,比起突然徵召的敵方艦隊應變力更強,瞄準度更佳。所以一開戰,葡萄牙乾脆駛到外海,因為印度的同盟軍不論船艦大小,都不能離岸太遠;然後把無法靠近的幾百艘敵船打得落花流水,救溺尚且不及,更別提作戰了。也就是說,一天之內,陣容浩大的同盟,已經被小小的葡萄牙打得士氣全失。

歷史猶如漣漪,萬里外的戰爭,居然餘震波及半個世界。失去了貿易地位,印度不久也政變,由莫臥兒王朝取代分裂的印度半島,然而被外族奪去的商機卻始終要不回來。意大利和威尼斯不再能像以前壟斷東方市場,之後經濟逐漸走下坡,連文藝復興也一併消失在曾經風光的回憶中。埃及是同盟中最弱的一環,戰後立刻被土耳其併吞。土耳其是同盟中唯一有足夠軍力捲土再來的國家,只是它積極訓練三十年,1538年又派船同樣在迪烏與葡萄牙對峙,沒想到還是鎩羽慘敗;從此鄂圖曼帝國對自己‘海禁’,不再開拓印度洋事業。西班牙一向特別標榜英雄氣概(從他們鬥牛的傳統就知道),這次竟被葡萄牙比下去,肯定心有不甘,所以罷黜了哥倫布,改由武鬥派人士進軍新大陸。英國、荷蘭更是由此得到勉勵,連人口更少的葡萄牙都能挑戰世界強國,自己何嘗不能?

葡萄牙自己則因為這次成功,更進一步往世界各地探險。參與迪烏戰役的十八艘船中,有位船長叫麥哲倫(Fernão de Magalhães),後來成為第一位率領艦隊環繞地球的人。統帥印度洋船隊的將領阿爾伯克基(Afonso de Albuquerque)則繼續前往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,與暹邏(今泰國)建交,佔走土耳其最後的香料市場。其他人則抵達越南峴港、中國內伶仃島、日本種子島,連台灣的別稱‘福爾摩沙’(Ilha Formosa)都是他們取名的。那時代的觀星測量地圖繪製,沒有人比得上葡萄牙。雖然葡萄牙帝國為時僅六十年,佔領面積也小,但幾乎都是良港。單是東亞:1557年廣州同意讓葡萄牙人租澳門做貨運站;1571年葡萄牙買了一個日本小漁村,發展成後來的長崎。他們身為航海的先鋒,確實推動了人類文明,不容置疑。

但人口少,也是它最大的隱憂,畢竟它旁邊就是貪得無厭的西班牙。1578年葡萄牙王去世,年僅24歲;西班牙的腓力二世(Felipe II)立刻趁火打劫,侵略葡萄牙,1581年腓力被正式加冕為新合併王國的國君,海外的所有領土也全歸共有。偏偏西班牙接管殖民地後又不懂經營之道,重要地帶逐步被英國與荷蘭搶走。葡萄牙雖然努力捍衛巴西的主權,其他地區卻分身乏術了。最後還因商業損失太重,與西班牙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獨立戰爭;獨立是成功了,亞洲的投資可惜已是東海逝波,覆水難收。

不過西班牙會失去殖民地,倒有一半是基於宗教紛爭。世事改變的速度常會出乎意料。迪烏戰爭後不到八年,德國竟有敢在教堂大門上,張貼了九十五條反對的論綱。。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