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November 16, 2014

更多:無近憂必有遠慮(一)


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,對歐美社會可說是信心打擊。儘管從二戰以來與共黨國家關係緊張,但戰爭勝利後人心振奮,美國甚至自詡為世界領導國,也是不爭的事實。那時代解甲返鄉的人觸發了嬰兒潮;而國際間雖有局部動盪,卻沒有世界性大規模戰爭,經濟自然成長。一般人民當然也安居樂業,甚至恣意揮霍、朝歌暮弦。也因此中東爆發第四次戰爭石油國宣布禁運原油,等於是在西方歡宴上來個天雷霹靂,冷水澆頭。

說穿了,中東石油國的目的,是打壓歐美支持以色列的各國;不過假若威脅無法正中要害,哪會有用?美國自從十九世紀就有賓州的油井開發,之後紐約、俄亥俄河谷、德州、南加州到處開採,二戰期間更提供盟國大量燃料支援。然而1953年地質學已提出哈伯特頂點(Hubbert peak)的看法,預測美國產油在1960年代會達到頂峰,然後逐年減少。石油畢竟不是再生資源,剛開採成本雖低,但抽取一定量之後,原先的設備或技術已經無法繼續供油,要裝新設備或開發新技術,卻又不符合投資報酬率,所以會改靠石油進口。這預測果真實現,1970年代美國已經開始仰賴中東油田。可是一旦石油開始禁運,紐約油價幾個月內暴漲四倍,經濟慘跌近10%,美國根本只有向中東磕頭的份。之後幾十年歐美各國積極‘維護’中東和平,簡單講就是大家吃過苦頭,卻又找不到應對方法,只好一直脅肩諂笑。

不過請問,歐美在戰後二十年不是社會繁榮到前所未有的程度?怎麼連一點中東的威脅都完全招架不住,甚至連經濟制裁都不會?中東既靠石油換取糧食物資,當然也有弱點。然而美國在戰後用強硬態度處理世界問題,在石油危機期間居然不敢高姿態與人談判,到底怎麼了?

要回答這問題,必須先問:美國50年代、60年代經濟真的好麼?由1971年它廢除金本位就可以知道,70年代的美國經濟並不理想。所謂不再以黃金做匯率基礎,說穿了純粹是想改變美金印行的流量。以古代帝國為鑑,動亂後產生的新皇帝,會鑄造高純度的金幣鞏固經濟基礎;但國勢下坡後的皇帝鑄造的金幣,純度都比較低。美國二十年來成長得很快,但相對政府所花的錢也成長驚人。像大型建設、普及教育、國防科技、建保和失業救濟等等,大半是靠政府撥巨額資金。這種經濟刺激可能有效,但投資成本不一定能很快回收;也可能是全盤浪費,徒然為政客爭取選票而已。縱算政府花錢的效果好壞不談,這段期間美國的經濟觀已經與傳統經濟學有天壤之別:以傳統看法,經濟猶如季節更替,是有循環週期的;但美國50年代的經濟觀卻希望不要循環,只要不斷成長就可以免除1929年那段經濟大蕭條。政府當然是幕後操控經濟、穩固民生的手;假若經濟開始有衰退現象,就適當花錢製造新就業機會。1946年的勞動法可說是這新觀念的象徵,而當年成立的總統經濟顧委會(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,簡稱CEA),目標就是要推動高就業率、高利潤、低通膨。後來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倫,都曾是顧委會首席。

問題是,要適當刺激經濟談何容易?單看今日美國各地城市就可知,大家已經陷入經濟成長的流沙中。

*     *     *     *     *

至今全世界已有三十多個千萬人以上的龐大城市,前五名包括東京、德里索爾、上海、孟買。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還不斷往都市遷移,也不斷製造新的貧民窟和社會治安麻煩,有些地區連基本的水電供應都沒有,更別談道路鋪設、食品衛生、廢水處理等等。奇怪的是,紐約在1930年代就擴張成千萬人的巨城,但至今人口與印尼雅加達也差不多,難道七十年來都沒有明顯成長麼?那倒不是。紐約市自己成長不多,卻持續向郊區蔓延。其他國家都市居住密度猶如蟻巢蜂窩,但美國大城市幾乎都演變為都會區,甚至很多人不喜歡大都會區,又繼續搬往小城鎮。1950年美國超過百萬人口的都市有14個;七十年來全國人口倍增,這14個都市的成長率卻遠低於全國平均,反而是原先都市附近的農田一一被建商造鎮。

這種現象今日在東亞各國也看得到,不過美國終究是最早‘郊區化’的國家。原因不難猜測:二戰期間聯邦為鼓勵民眾從軍,在1944年簽署法案,提供軍人大學學費房屋貸款。戰後有一千萬以上人利用這項貸款,因為聯邦利率優惠,付貸款比付房租還便宜,所以引發購屋潮。只是這項立法刻意地要求,貸款僅限新屋,而且不能是連棟、分層之類的公寓套房,換言之就是一定要郊區的新建設才合乎規定。儘管後來有人評這法案是受建商政治獻金的影響,至少民眾都開始推崇愛國、勤奮工作,貸款買屋的理念。‘美國夢’從十八世紀的自由平等,演變為十九世紀的淘金創業,現在又衍生了二十世紀的購屋致富。買房子無疑是大家最自由、最平等的行為表現。

另一項法案也同樣重要:1956年艾森豪總統大力支持州際公路系統,目的一是經濟連通,二是國防保障。但除了這兩個理由,州際公路最重要的功能仍是製造工作機會,畢竟戰後的經濟成長,農業上主要是使用化學肥料、機械耕作、農藥噴灑、和品種改良,工業上除了食品、製藥、五金、汽車、造船、石油之外,又開拓了電子、航太等新方向。可是十年後這些行業都達到飽和,政府再度面臨經濟循環的壓力。若沒有規模龐大的新工程動土,美國很快就會見到類似法國、阿根廷之類的民眾示威。當然公路系統好處不少,縱算政府提倡建設是另有目的,民眾照樣受益匪淺。

但有了寬廣方便的新公路,人自然不必繼續在市中心蜂屯蟻聚。舊社區又小又窄,加上年久失修,走在地板上嘰嘰嘎嘎,水電瓦斯管線也可能破損;沒關係,外郊的嶄新平房開敞舒適,院子還有草皮供全家享受,更可按自己喜好配合設計,包君滿意。反正一上高速公路就可以去上班,距離不成問題。再者,1950年代美國的種族關係日益嚴重,最後還因公車上黑人被強迫讓位給白人,造成全國民運。從此很多政客開始變本加厲,大肆強迫黑白混合,讓許多白人不厭其煩,乾脆搬離都市。由於郊區多半自己成立市鎮,有的稅收比原先都市便宜,這固然是好事,但大部分新區並不是以低價取勝,而是以高價篩選住戶,因此居民素質相當,閒雜人少,學區也較優良,對新購屋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條件。其他行業見到有錢的新市鎮成立,也紛紛在郊區設醫院、超市、銀行、餐廳、球場、教會、美容院、律師事務所,應有盡有。不少公司甚至一併‘遠離塵囂’,到新區發展,原先的市中心反而逐漸沒落。搬到城市的黑人雖受政府‘保護’權利平等,但自己越來越找不到工作,只能窩在貧民窟;窮加上絕望,導致幫派、搶劫、仇殺、酒色賭毒等各種案例層出不窮。高犯罪率的都市,又迫使民眾深覺‘危人不與,險地不居’,經濟再怎麼拮据也不要留在市區,免得三更半夜聽槍聲。某些白人區只聽說有其他種族人搬進來,就紛紛發牢騷:“這兒住不下去了”,然後繼續尋覓更偏僻的住宅區。確實,這類排斥心理很要不得;不過房價被黑人或新移民拉低,在美國是司空見慣的現象,再怎麼呼籲平等的人也不願看自己的投資貶值。

可惜人住得越遠,通車就越辛苦。洛杉磯是這七十年來都會區膨脹最大的都市,今日市區內某些路段每天負荷四十萬台汽車。面對惡劣的空氣品質,周邊的違規駕駛,塞車時的怨聲載道,幾乎是每個市民必須接受的文明‘洗禮’。美國平均通車時間約半小時,舊金山、紐約、華盛頓首府等地,竟有6%人士要開超過90分鐘上班,再開90分鐘回家,只為了讓家人住好區讀好學校。不開車而靠捷運的,動輒要花兩小時以上趕車、等車、坐車、轉車,一樣耗時耗力。

而這種汽車文化最大的隱憂,就是石油。

科技發展史上有個詞叫杰文斯悖論(Jevons Paradox),大意是:科技進步,對資源的使用就更有效,可是大家對這資源的消費卻會相對提高。以煤炭為例,工業革命初期燃燒的煤炭,由於還不實用,熱能浪費很多;後來有蒸氣機,甚至有發電機,化學能量幾乎毫不浪費,結果今日煤炭開採量每年近80億噸,幾乎是1700年的三千倍。石油也如此:汽車飛機引擎進步,人類卻對石油更浪費。歐洲許多人到美國,第一個反應都是,怎麼沒有人步行,也沒有地方可以走路抵達?石油恐慌後,美國開始看重省油的日本車;然而隨著恐慌的結束,石油減價,大家又開始買更巨無霸的卡車、吉普車、休旅車,四處旅遊的人群也是與日俱增。幾年前經濟不景氣,高速公路上車流量頓減;一旦經濟復甦了,高速公路又回到擁擠堵塞、車滿為患的常態。這已經不只是美國,連中東、非洲都有同樣症狀,居住密度最高的東亞更不例外。人或許願意節省資源,短時間犧牲自己方便,但以全世界來看幾乎很難持久。一個人可能是理智的;一大群人絕對是不理智的。

還有另一層頭痛:既有買主搶購,建商自會推出粗製濫造的量產房屋,今年美觀,一個模子鑄出的大批建築上市售罄,三十年後又如何?沒落的就任其沒落,荒蕪的就任其荒蕪,遍地塗鴉的就任其自生自滅,反正再殘破也是別人的問題。曾有作家:“美國漸漸變成一堆不值得關心的地方的集合體。”在交通不便的時代,人會珍惜自己環境,把小地方善加應用,甚至努力讓社區有些紀念價值;交通發達後,人類喜新厭舊的態度也更明顯,反正房屋只是商品,保養是為了保值轉賣,不是為了留給子孫。英文有句俗諺說,一個人的屋子是他的城堡,意思是外界無從干涉;可是相反看待,一個社區若有人沒公德,垃圾亂丟、噪音污染、景觀破壞,縱使大家可用社區名義要求更正,甚至罰款,這對厚臉皮的人未必有用。也因為個人很難干涉外界,乾脆眼不見為淨,一走了之。今日很多人對腳下的泥土、附近的鄰居、市鎮的長期發展,已經不帶任何感情。合則留,不合則去,剩下的就只有褪色的醜陋社區。

這種思維也迫使大家不斷尋找更好的環境,不過所謂更好又是什麼?很多人鑑賞價值能力很高,卻缺乏主見,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最後往往以價格、年度、坪數大小、外觀佈置、學校評價、社區設施來判斷好壞。多就是好,似乎成為交易的共識。因為人想要更多,所以銷售的房屋連年加大,價格也水漲船高;可是這和買更大杯的飲料,換更流行的名牌,心態上實無不同。加州大學曾有論文報導,換大房子的人未必快樂,雖然剛開始欣喜若狂,可是很快就膩了,然後又希望再加個房間、添個車庫、增個游泳池。更多,並不能讓人更幸福。不顧後果的成長,徒然讓郊區變成享受人生的美夢,交通堵塞的惡夢。

令人費解的是,要人挑選大房子或縮短通車時間,很多人還是苦笑。。。

(待續)

No comments: